Novotech(诺为泰)是一家国际性的专业生物技术合同研究组织 (CRO),其深入的疾病分析有助于探索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的新进展。深入了解塑造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格局的新型疗法、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和未来的创新活动。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组织的瘢痕化,导致呼吸功能逐渐减退。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和吸烟等因素有关。该病多见于男性 (70%),通常在50岁以上被诊断出来。目前抗纤维化疗法只能延缓疾病进展,但无法实现治愈,因此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法。
当前估计表明,全球约有逾百万人罹患特发性肺纤维化,其发病率因地区而异。在亚太地区,韩国承受的疾病负担较重,而中国台湾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相对较低。北美地区的发病率处于中等水平,但呈现出上升趋势,加拿大和美国报告的病例均在持续增加。相比之下,欧洲的发病率整体较低,但意大利和法国报告的病例数在该地区较多。这些地区间的差异反映出各地在医疗体系和诊断实践方面的不同。各地区疾病负担的差异表明在全球范围内亟需加强早期检测、优化护理服务,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应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日益加重的影响。
目前,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重点是抗纤维化疗法,旨在延缓疾病进展,尽可能保住患者的肺功能。美国胸科学会 (ATS) 和欧洲呼吸学会 (ERS) 与全球合作伙伴联合发布的指南推荐,将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作为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一线治疗方案。尽管这些疗法无法逆转纤维化,但它们能有效减缓肺功能的衰退并改善临床结局,这些引发了在其他肺间质纤维化疾病中使用抗纤维化疗法的广泛兴趣。目前的研究仍在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探索新的治疗方案,以解决特发性肺纤维化管理中尚未满足的需求。
在现有治疗策略的基础上,全球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试验的规模不断扩大,自2020年以来,亚太地区已主导了约40%的相关试验。中国大陆仍是该地区研究贡献的关键参与者,而美国、英国和德国则在推动北美地区和欧洲的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部分临床试验仍处于早期和中期阶段,主要集中在I期和II期研究。随着临床试验完成率的提升,研究重点逐渐转向长期疗效、真实世界数据以及新一代疗法,以应对日益加重的疾病负担。
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的进展正在推动靶向治疗迈入新时代,从而改善临床结局并延缓疾病进展。尽管当前抗纤维化治疗仍是常规治疗手段,但新型疗法正在探索与纤维化和肺间质炎症相关的新型作用机制。当前具有潜力的治疗手段包括RNA干扰 (RNAi) 疗法、利用人工智能开发的小分子药物,以及前列环素类似物。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靶点,如autotaxin、磷酸二酯酶-4 (PDE4) 和转录因子FoxO3,同时也在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以防止成肌纤维细胞的积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创新疗法有望提升个体化治疗水平,并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长期结局。
由于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研究越来越重视,公共资金和风险资本纷纷涌入相关领域,科研投入显著增加。2021至2024年期间,美国引领全球风险投资浪潮,瑞士、中国、韩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紧随其后。投资的持续增长表明,全球正携手致力于推进创新、开发更有效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方法。
诺为泰作为一家国际性临床合同研究组织,与生物技术公司紧密合作,成功推进数百项肿瘤学项目,涵盖免疫肿瘤学及先进疗法。诺为泰已开展250多项呼吸系统临床试验,启动了290多个试验基地,累计招募2000多名受试者,涵盖了所有试验阶段。诺为泰因其行业领导力而备受赞誉,曾荣获多项殊荣,其中包括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全球生物技术CRO奖 (Frost & Sullivan 2024 Global Biotech CRO Award)和2024年优选雇主 (2024 Employer of Choice)。
请下载综合疾病报告,了解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的更多信息。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诊断或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