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一种脂肪过度堆积引发的慢性、进行性、代谢性疾病,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心脏病、骨关节炎及某些癌症等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
以下常见问题解答探讨了肥胖症治疗领域的前沿进展、全球临床试验趋势以及引领体重管理未来的创新成果。
1. 为何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症列为全球健康危机?
由于肥胖症在各个年龄段和收入群体中均呈急剧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全球重大健康问题。自1990年以来,成年人肥胖率翻了一番,青少年肥胖率则翻了两番。截至2022年,全球逾9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美国和墨西哥等高收入国家的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与此同时,中等收入国家的肥胖率也在迅速攀升,这一趋势表明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 肥胖症有哪些治疗方案?
肥胖症的治疗可根据个人情况采用定制化疗法,其中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进行减重手术。一线治疗策略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疗法。对于BMI≥30或BMI≥27且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可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和双重激动剂(如替尔泊肽)等药物。重度肥胖(BMI≥40或BMI≥35且伴有合并症)患者可考虑接受减肥手术。
3. 生物标志物在肥胖症管理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治疗反应监测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瘦素、脂联素、C反应蛋白 (CRP) 和白细胞介素-6 (IL-6) 等与肥胖症相关的关键生物标志物揭示了肥胖症背后隐藏的代谢问题和炎症机制。将这些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研究,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有效应对肥胖症的多因素病因。
4. 肥胖症临床试验的当前趋势是什么,特别是在地域分布方面?
自2019年以来,全球肥胖症临床试验活动激增,启动了1400多项试验。亚太地区以43%的全球试验占比相较突出,其次是北美和欧洲。中国大陆和美国在试验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德国、韩国和澳大利亚也积极参与,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大多数肥胖症临床试验都处于I期和II期,这反映出业界对早中期研发阶段的高度重视。
5. 除了GLP-1疗法,肥胖症治疗领域还取得哪些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尽管GLP-1受体激动剂仍是治疗肥胖症的主要药物,但研究已延伸至具有显著代谢疗效的双重/三重GLP-1/GIP受体激动剂,如替尔泊肽和瑞他鲁肽。此外,非GLP-1途径的研究也在加速推进,MGAT2抑制剂和ACTR2拮抗剂等药物正在开发中。其他创新策略还包括通过基因疗法靶向调控代谢,以及基于微生物组干预恢复肠道平衡。这些治疗手段为对现有疗法无应答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表明肥胖症治疗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诊断或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