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Novotech(诺为泰)近期发布的肥胖症报告,探索不断发展的肥胖症治疗前景。深入了解肥胖症患病率、区域差异、治疗进展以及全球临床试验动态,掌握肥胖症管理的未来动向。

肥胖症是一种脂肪过度堆积引发的慢性疾病。根据临床诊断标准,通常情况下,体重指数 (BMI) 大于或等于30时为肥胖,体重指数介于25至29.9之间时为超重。该疾病显著增加了罹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和某些癌症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 (WHO) 已经将肥胖症列为全球健康危机。2022年,世界上每8人中就有1人罹患肥胖症。目前,全球逾9亿成年人罹患肥胖症,尤其是在高收入国家,肥胖率较高。与此同时,中等收入国家的肥胖率也不断上升。

区域趋势表明,全球肥胖症负担日益加重。2025年,美洲地区报告的肥胖症负担较重,罹患肥胖症的成年人达2.46亿;欧洲为2.13亿,西太平洋地区为1.6亿。美国、墨西哥、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相比之下,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现有肥胖症患者数量相对较少,但预计到2035年将翻一番,这反映出全球疾病负担的变化。这些地区差异凸显了早期检测、公平获取医疗服务以及实施文化适应性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紧迫性。

肥胖症的标准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重手术。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已成为药物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临床证据表明其减肥效果显著。主要卫生组织的监管指南建议,BMI≥30或BMI≥27且伴有合并症的患者可使用此类药物。然而,成本问题和长期的药物可及性仍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在现有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全球肥胖症临床试验正迅速扩展。自2019年以来,肥胖症临床试验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高达约20%,业已启动和正在进行的试验超过1400项。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以43%的全球试验占比相较突出,其次是北美和欧洲。中国大陆和美国在试验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德国、韩国和澳大利亚也积极参与,开展了大量关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研究工作。大多数肥胖症临床试验都处于I期和II期,这反映出业界对早中期研发阶段的高度重视。  

肥胖症治疗和生物标志物的进展提升了干预措施的靶向性和疗效。尽管GLP-1受体激动剂仍是主要治疗药物,但是双重/三重GLP-1/GIP受体激动剂(如替尔泊肽)则提供了更强的减重效果。同时,非GLP-1途径(如MGAT2抑制剂和ACTR2拮抗剂)也为耐药患者提供了替代方案。此外,基因疗法和基于微生物组干预措施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治疗策略。结合这些创新疗法,瘦素、脂联素、C反应蛋白 (CRP) 和白细胞介素-6 (IL-6) 等关键生物标志物,通过揭示肥胖症背后隐藏的代谢问题和炎症机制,正逐渐成为早期检测和靶向治疗的重要依据。

由于对肥胖症治疗研究日益重视,公共资金和风险资本纷纷涌入相关领域,科研投入显著增加。从2019年到2024年,美国在肥胖症研究领域吸引了超过3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中国、韩国和瑞士也对此兴趣倍增。此外,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重度肥胖症计划 (High Obesity Program) 以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肥胖症政策研究 (Obesity Policy Research) 等公共卫生倡议,也为肥胖症的预防和公平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为一家国际性合同研究组织 (CRO),诺为泰与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加速先进治疗药物在各个阶段的开发。诺为泰因其行业领导力而备受赞誉,曾荣获多项殊荣,其中包括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全球生物技术CRO奖 (Frost & Sullivan 2024 Global Biotech CRO Award)和2024年优选雇主 (2024 Employer of Choice)。  

请下载综合疾病报告,了解关于肥胖症研究的更多信息。、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诊断或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